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【新春走基层】内蒙古大庙公主陵:暖意大棚 收获幸福年

内蒙古赤峰市大庙镇公主陵双万亩设施农业园区 宋美琪 摄

人民网2月22日电 (宋美琪)2018新年伊始,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率先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为所有的农民带来了一份丰厚的大礼。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提升农业发展质量,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。乡村振兴,产业兴旺是重点。跟随记者,看设施农业如何引领乡村振兴新希望。

百亩变万亩 旧颜换新颜

清晨,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距内蒙古赤峰市城区大约70公里的松山区大庙镇公主陵双万亩设施农业园区。此时,走在田埂道上,袅袅炊烟正在升起,偶尔能遥遥地听到几声鸡鸣犬吠。走上农业园区的高地,迎着朝阳放眼望去,产业园区一眼望不到边际,如同一幅气势恢宏的千里江山图,令人叹为观止。

看着这万亩农业园,农牧业局的钱景宽站长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,“你看这地形,过去都是难以开垦的荒凉地,也没有过多的水源,谷子产量一二百斤,收益很低,自打2007年政府给了一些政策,发展至今已超过十个年头,总占地面积近2.5万亩,每年都在以两千多亩的规模在扩张,共建成了四千多栋日光温室,以两茬种植硬果番茄为主。”虽不是这儿的本地人,但这十年来的变化,钱站长看得很是真切。

万事开头难。“刚开始很多农民不了解也不敢投入资金,我们就先建成小规模的示范园,对农民进行示范、引导,带领大伙儿参观,接着再讲课、培训,在政府的帮助下,先投入的农民挣到了钱,不断地影响到周边的农户,众人纷纷加入进来,这样我们的规模也就扩大了”,钱站长说道。

“现如今,整个农业园主要靠外销获利,通常都不卖给本地买主,像北京、上海、南京等地的客商都是我们的常客,年纯收益就达2.5亿元。”农业园王园长引以为傲地说,“就在前不久,上海的一家交易中心还亲自给我们立了个牌子。”

两茬硬果番茄温室大棚 宋美琪 摄

“雪中送炭” 暖了大伙心窝

发展设施农业为偏远山区农民提供了一条稳定脱贫、增收致富之路。农民建棚大多是通过贷款和自筹的方式,由政府来协调水电路及配套设施。2017年国家又出台了精准扶贫政策,更是为这些贫困户暖了心窝子。

铺下路,连接心,通向富。随着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,实施移民搬迁基础条件较好,目前园区入住的农户达到两千多人,并且基本都是本地人。园区内全部农户实现了整体脱贫致富。

随意走进一家温室大棚,过一道门,便换了个季节,春意融融,勃勃生机。朝记者迎面走来一位农户,当问到他今年的收成情况时,脸上满是收不住的喜悦,“我从2011年开始种果已经八年了,每年纯收入10万左右,去年旁边的大棚出售,我也给买下了。”

整个园区近年来还不断地引进新技术,如水肥一体化、智能放风系统、应用黄篮板绿色防控、生物农药等。在跟随园区负责人王景生走访农户时发现,由于棚内温度有时不够,影响到产量,于是引进秸秆反应堆技术,既利用了玉米秸和生物菌技术减少环境污染,又为植物提供进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,并改善土壤、使大棚增温。“农民不懂那么多技术,都是我们觉得好的、确实有效的才会手把手的来教他们。”

“我们还为农户提供交易的场所,设立了统一的结算中心便于结账,大量的客商上门收购番茄,农户不愁销路。”王景生说,“去年还刚刚组建了基层党组织,这样使园区的管理更加规范化、更加亲民。”

楚东现代农业园区有机蔬菜大棚 宋美琪 摄

农业提档 掀起一番新花样

新时代,新气象,新作为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,普通的农产品不再满足于人们的需求,有机蔬菜越来越成为主流,并成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一种追求。

“以前的农户只管种菜,现在农业也要紧跟新时代步伐,我们坚持科技兴农,利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,要使有机蔬菜种植、加工、仓储、保鲜、配送、销售一体化”,赤峰楚东农业公司员工说。去年园区又计划投资2000万元进行全面改造升级。

进入园区,现代化的温室大棚错落有致地排开,一块块规划牌竖立在道路两侧,互动科普馆、演艺休闲广场、汽车影院、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,怎么也想不到这些会与农业联系在一起,“没错,我们打算引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发展,明年整个项目会基本建成,希望到时候也能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”,园区工作人员说。

在政府的合理规划下,产业创新与消除贫困实现了内在统一,眼下,大家转变了观念,卯足了劲头,信心满满。外来投资不断进入,脱贫自然水到渠成,乡村振兴必然实现。